鋼結構建筑因自重輕、延展性好、施工周期短等優點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長期以來,鋼鐵的產量、質量與鋼結構的發展都是齊頭并進的。在中國鋼結構協會五屆四次理事會上,中國鋼結構協會會長劉軍提出,要抓住機遇,為建設鋼結構強國共同奮斗。這為鋼結構行業的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鋼結構市場:正逐步擴大
劉軍指出,鋼結構在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場館建設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在超高層建筑、大型橋梁、公共建筑等重大、標志性的鋼結構工程建設中,我國的鋼結構綜合技術水平勿庸置疑地已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鋼結構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目前,許多企業已進入到高端鋼結構產品和裝備的制造施工中,涉及到橋梁、核電、風電、海洋石油工程裝備、天然氣液化儲罐等,進一步擴大了鋼結構的市場范圍。
劉軍表示,鋼結構市場前景廣闊但不能忽視國際金融危機給鋼結構企業帶來的影響,特別是鋼結構制造能力已經出現過剩現象。實力較強的鋼結構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加劇了重大鋼結構工程的競爭。國內一般性鋼結構房屋工程量的減少、外貿出口訂單的明顯下降等因素,都導致企業效益下降。2009年,中國鋼結構協會對重點鋼結構制造企業的調查統計數據顯示,148家企業鋼結構產量達1049.7萬噸,約占全國鋼結構產量46%,這些企業近3年鋼結構產量平均增長10.8%,但2009年與2008年相比較鋼結構產量基本沒有增加。
劉軍指出,近幾年,中國鋼結構協會加強了對鋼結構制造企業的調查研究,并得到工業與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的重視,此舉也加強了協會與會員單位、主管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對于促進鋼結構行業持續穩定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劉軍介紹說,今年3月,根據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按照工業與信息化部的要求和行業發展的需要,協會就提倡建造鋼結構橋梁問題組織鐵路、交通、建設領域專家召開了座談會,并進行了相關調查,形成了《關于促進鋼結構橋梁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還同時報送國資委、鐵道部、交通部等部委,強調了鋼結構是綠色環保、低碳減排、現代工業化產品,應當鼓勵、支持并擴大在中小跨度橋梁中的應用。上海振華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為世界第一單塔自錨懸束鋼結構橋梁——美國舊金山奧克蘭新海灣大橋制造的鋼箱梁已發運,充分說明了我國企業在鋼結構橋梁技術上的實力。
鋼結構發展:應關注三大領域
根據行業發展狀況,劉軍認為,海洋石油工程裝備、鋼結構住宅、鋼結構橋梁等3個領域的發展應當引起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關注,如果受到重視和政策鼓勵,完全可以實現產業倍增的目標。
劉軍指出,海洋石油的產量在2015年要達到1億噸,海洋工程裝備企業的目標是要為深海1500米~3000米的開采提供大量裝備,產業水平及規模必須提高;鋼結構住宅符合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政策,其工業化、標準化的鋼結構住宅產品具有廣闊和無限的市場空間;目前,全國59萬座公路橋梁中鋼結構橋梁不足1%,鐵路系統高速發展,新建線路以橋代路,80%均是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橋梁。而鋼結構橋梁在日本占到41%,美國占到33%,由此可見我國鋼結構橋梁的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
中國鋼結構產業在近10余年期間發展迅速,已成為全球鋼結構用量最大、制造施工能力最強、產業規模第一、企業規模第一的鋼結構大國。
鋼結構企業:須重視“十二五”發展
劉軍指出,各地重大鋼結構工程的成功建設,說明我國的鋼結構綜合技術水平已處于國際先進水平。但我國的鋼結構產業在信息化、自動化、標準化、科研創新方面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2011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起始之年,國家有關部委、行業協會及企業集團、鋼結構企業都在進行調研、分析市場及未來發展趨勢。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也正在研究有關戰略性新型產業確定和規劃目標,對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自主創新能力強、國際競爭實力強大并可以占領更多市場的產業,將列入規劃并給予支持、扶持政策。機遇也是挑戰,我國鋼結構產業能否上臺階、上規模,“十二五”期間的發展至關重要。
劉軍介紹說,中國鋼結構協會經過調查研究,在聽取有關專家意見和建議后,草擬了《關于鋼結構產業在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戰略思考及建議草案》,在征求有關人員的意見后,協會將組織有關專家具體落實、完善,以促進“十二五”期間鋼結構行業取得更大發展。(來源:中國建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