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際平會長經濟‘新常態’“下,鋼結構行業的轉型與發展
作者:郝際平
時間:2015-04-22 15:50:01 [收藏]
經濟新常態下,鋼結構行業的轉型和發展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郝際平(2015年4月16日上海)各位領導、各位企業家、專家,同志們: 今
關鍵詞: 郝際平會長 鋼結構行業
經濟“新常態”下,
鋼結構行業的轉型和發展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 郝際平
(2015年4月16日上海)
各位領導、各位企業家、專家,同志們:
今天,一年一度建筑鋼結構行業大會在上海隆重開幕了,在此,我代表大會主辦方--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對出席大會的國家住建部、上海市建委和寶山區政府各位領導、向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專家和各位朋友們,向專程出席年會的臺灣TISC鋼結構協會代表、港澳金屬結構協會的領導和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大家為繁榮我國建筑鋼結構事業、對鋼結構行業發展給予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誠摯的感謝!
2015年的行業大會得到了企業、專家的格外重視和積極參與,不僅是新的一年大家相互交流學習的需要,更是在新的發展時期,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實現行業轉型升級,共同商討鋼結構未來發展的需要。據會務組初步統計,今年有將近500多家企業,700多名鋼結構企業領導和代表出席大會,反映了企業在經濟轉型新的歷史時期,政府、社會對鋼結構建筑的期待與關注,希望通過行業協會搭建的這一產學研交流合作平臺,了解政府層面的政策導向,交流鋼結構最新建筑技術和產品成果,達到促進學習合作,明確方向、堅定發展信心目的。
2015年大會的主題是適應經濟“新常態”,加速建筑鋼結構行業轉型與升級,按照國家提出的綠色生態建設目標,穩步推進建筑工業化轉型,實現建筑業可持續發展。圍繞這一主題,剛才建筑鋼結構分會黨保衛會長做了2014年的行業報告,對一年來鋼結構行業的新成就、存在的問題和未來引領方向給大家做了匯報,我很贊同。面對國家經濟發展新要求,新常態下新目標,鋼結構企業應該怎么辦?借此機會談點個人看法,愿與各位企業家、專家學者一起學習、探討。
一、對當前的“大趨勢”要有清醒認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我已經連續4年參加了全國的“兩會”,今年的“兩會”,給我突出的感覺,新一屆中央政府改革思路越來越清晰、措施越來越具體,改革步伐和推進力度前所未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各項目標、保障措施都相互呼應、協同配套。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重在提高增長質量,兼顧發展與資源、發展與環境的均衡協調和實現可持續增長成為政策主基調。大家也可能明顯感覺到了,最近一系列政府減政放權措施密集出臺,圍繞“兩個100年”目標,一大批著眼2020年或2025年的產業規劃和政策舉措也在陸續出臺或正在加緊制訂。
從當前發展趨勢看,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村現代化發展目標,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和突出綠色化發展,放在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對建筑鋼結構行業說,順應大趨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要求。
綠色趨勢。最近,中央政治局在研究解決經濟問題時,提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發展目標,有著“經濟綠色化”的內涵,希望帶動“綠色產業”,調整產業結構、改善生態環境,“綠色、環保產業將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會議還討論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綠色環保,不僅是一種生產方式、也是未來的生活方式、更是社會的價值取向。在未來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選擇更加環保和節能的生產方式,選擇可循環利用的建設模式,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成為一種必然。今年年會上,協會將對參與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修編的部分鋼結構企業給予表彰,目的就是引導鋼結構企業重視綠色發展,提高鋼結構建筑的綠色水平、造福社會。
實施“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國家更加注重經濟結構合理和增長質量提高,建筑鋼結構行業要瞄準國家經濟建設新的布局、新的投資熱點地區、重點行業,發揮優勢,擴展舞臺和空間。從國家戰略層面,“一路一帶”規劃和領導機構正在緊鑼密鼓登臺,將帶動第四次投資熱潮;第一次是1994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62%;第二次是2003年,連續3年投資增速為25%;第三次2009年,4萬億帶動投資增幅30%。根據經濟學家統計,全國相關省市地區啟動“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投資達1.04萬億元,考慮建設周期,2015年拉動的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將達4000億元,集中在鐵路、公路、水運和港口項目上,第一輪將重點投向“鐵公機”項目,鋼結構行業要根據投資導向,研究市場需求和新的應用領域,搶占市場先機。
節能減排。國家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關鍵改變簡單、粗放、浪費和污染嚴重的發展方式。具體到建筑業,如何轉變傳統粗放的施工生產方式,解決現場跑冒滴漏、質量低劣、浪費嚴重的現象,我認為應該適應工業化發展要求,推進建筑工業化進程,通過設計入手,按照建筑全壽命周期提高節能水平和建造水平。工業化建筑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雨水收集和光伏產品、智能化技術等,降低建筑的能耗,裝配式鋼結構建筑90%的材料可回收利用,對減少垃圾排放,減少環境污染等,可以說,大力推廣鋼結構建筑體系正逢其時。
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最近住建部正在起草的《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正在準備五月底六月初召開的全國城市建設規劃工作會議文件,對建筑業的轉型將有一系列新的措施和目標出臺,實現的途徑,就是建筑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實現工廠化生產、現場裝配施工。建筑產業現代化,不僅是企業生產方式、管理體系、技術標準體系的現代化,涉及政府監管體系、產業鏈的協同推進、鼓勵保障措施等,對鋼結構企業來說,要加快對現代化技術、設備和管理手段的學習和運用,加快人才隊伍的培養,盡快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智能制造。國家發改委正在制定“中國制造2025”規劃,制造業升級從政府報告開始進入落地階段,新型工業化將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帶動工業制造業向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轉型,鋼結構企業如果看不到這一點,不僅缺乏眼光,缺乏的是睿智和企業未來的市場先機,計算機和模擬軟件將提高工程設計準確性、減少誤差,機器人、數控設備將改善加工精度和質量,提高工效。未來的鋼結構車間設備“能說話、會思考”,減少人工依賴,實現智能生產,這不再是夢想。
當然,經濟新常態涉及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國家也在準備制訂“十三五”發展規劃,對這幾個發展趨勢,鋼結構行業不能再按照過去的思維和傳統的眼光去思考,而是要站在今天世界信息時代,變化速度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經濟新常態下,鋼結構企業要主動作為,才會有大作為,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才能成就自己。
二、對到來的“大數據”時代要有所準備。
今年國家“兩會”引爆了一個新詞:“互聯網+”的時代,代表們在討論中,對新型工業化與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感到的是緊迫感、危機感,當今世界科技成果運用、給工程制造業帶來了顛覆性的革命,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等不僅融入國家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也已經走進了一些鋼結構企業的設計室、車間、技術和加工生產崗位。可以預計,新的工程設計軟件升級和BIM技術應用,將推進鋼結構體系在建筑產業現代化上先行一步、走的更快一些。
工業化生產與信息化技術相互融合是顯著特征。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讓企業信息手段和管理的觸角更遠、更快。鋼結構企業要看到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技術的融合,給企業帶來的生產要素、資源釋放潛能的機會,通過提升產品品質、性能,在未來城鎮化建設領域發揮更大作用,鋼結構建筑作為工業化的建筑體系,如何更好的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方向,加快信息化技術手段的應用,是我們必須面對和研究解決的一個新問題。
信息化技術是企業一種新的生產資源。對現代制造企業來說,除了人財物機料的傳統生產資源,信息化技術手段是一種新的生產資源和必備手段,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平臺已經成為企業經營者的好幫手,帶給鋼結構建筑設計、生產、施工、維護的影響非常大,信息化技術和手段將是鋼結構企業經營、生產不可或缺的生產資源、管理手段。現在,一批鋼結構企業在深化設計都開始采用BTM技術及工程軟件系統,對鋼結構加工、安裝全過程數字化模擬技術,解決構件加工和安裝、施工銜接和對接的方案,通過模擬卸載程序,形成碰撞試驗或卸載技術報告,減少施工現場拼接誤差,通過計算機數據分析,真實反映安裝工藝、提高工效、減輕強度、保證質量。
信息化技術對鋼結構行業影響深遠。今年協會將在住建部的指導下,準備召開首屆鋼結構科技大會,以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我們將把信息化技術的推廣、運用作為對鋼結構科技創新企業的考評內容,促進企業運用新技術的積極性,推動行業的快速發展。今后,協會還將整合技術資源,重點服務鋼結構企業加工、生產環節,推進企業生產管理與互聯網、信息集成技術、智能生產、數據處理、產品創新緊密結合,利用物聯網、傳感器、機器視覺、數控設備和焊接機器人技術等為鋼結構工程的安全性檢測發揮更重要作用,提供更可靠的數據。
鋼結構企業應重視對數據平臺的建設。提高科技應用水平,電子商務平臺的運用,帶來市場信息的及時更新,將帶動鋼結構企業管理、技術水平的大大提升。一些大企業已近開始建立自己的電商平臺。最近寶鋼集團已對社會公告,準備投資20億元打造集團對外的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企業由制造業向現代服務企業的轉變,帶動鋼鐵板塊上漲3.42%,這不是“有錢任性”,而是搶占市場先機,打造國內鋼鐵交易和服務綜合性平臺,開啟新的盈利模式的需要。鋼結構企業未來的市場,必然走“生產+服務”的模式,利用現代通訊技術與互聯網大數據平臺,拓展企業信息市場覆蓋面和運轉效率,為企業帶來更大交易市場,尋找更多的合作機會。
三、對面臨的大轉型要提早謀劃。
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對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將產生深遠影響,鋼結構企業要面對增長方式的變革調整,積極應對、提早謀劃。2015年是總結“十二五”規劃實施成果,為“十三五”規劃打基礎的一年,在新的歷史時期,綠色、環保、生態考核指標貫穿經濟發展全過程,更加嚴格的環保政策和嚴酷的市場法則,優勝劣汰,必將加劇行業的重新洗牌或企業重組、兼并或者可能出現的倒閉,這是鋼結構行業將要面對的現實。
轉型是建筑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據住建部數據,2014年全國完成建筑總產值17.6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在施房屋工程面積為125.02億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42.31億平方米,建筑企業8.11萬家,從業人員4960萬人,是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在建筑業增加值中,建筑鋼結構的比重仍然偏低,當年竣工的鋼結構房屋面積只占到2%左右。根據相關行業數據,國內2012、2013、2014年粗鋼表觀消費量分別為6.7億噸、7.7億噸和7.4億噸,建筑用鋼量分別為3.06億噸、3.48億噸和4億噸,占到當年鋼產量的39%-48%,而建筑鋼結構產量分別為3600萬噸、4100萬噸、4600萬噸,占建筑用鋼總量10%左右。產能過剩導致的原材低價格、低效益的經營局面將持續,對鋼結構加工企業來說,要徹底改變低價競爭、粗制濫造現象,必須從企業現代化轉型入手,提高制造水平,擴大建筑鋼結構的應用領域。
轉型的重點是轉變生產方式。對建筑鋼結構行業來說,建筑工業化的推進,勢必帶給鋼結構企業新的機遇、新的挑戰,由粗放型、規模型向精細化、標準化轉變,制造水平、管理實力和市場誠信體系的建設,成為鋼結構企業轉型發展的內容。推進鋼結構住宅產業化,是鋼結構轉型一個重要途徑,充分利用國家及省市政策,推進鋼結構住宅應用,在住宅產業化占發揮更大作用。昨天我們舉辦了一次鋼結構住宅產業化創新論壇,邀請了一些企業、專家學者進行研討,無論從政府層面、還是市場、消費者層面,對鋼結構住宅產品充滿期待,也存有顧慮,如何突破鋼結構住宅應用困局,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轉型的目的是提高發展質量。從追求規模到重視質量、精細化生產、管理,不斷追求質量高、精度高、材料省是鋼結構企業提高競爭實力、降低成本的必由之路。企業只能通過新技術和新設備應用,實現對建筑構配件生產自動化、智能化制造,資源消耗更低,效率更高。為實現建筑工廠化生產、現場裝配化施工提供標準、精細的部品構件;職業生產環境更健康、安全,通過技能培訓形成產業工人隊伍,從而提高工程質量和效益,這是轉型要達到的效果。今年,國家建設主管部門將繼續把鋼結構企業作為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選點。除杭蕭鋼構、山東萬斯達集團已經被授予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外,浙江東南網架、新疆德坤實業集團近期正在接受住宅產業化基地考評,當然,申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不是只為一塊牌子或鼓勵措施,而是要在鋼結構住宅的研發上創出一條發展新路。
轉型的壓力來自政府監管和環保需要。政府減政放權,但對市場監管能力和力度都將進一步強化,將倒逼企業必須按照國家政策調控方向轉型發展,否則,將付出更大的成本和更高昂代價。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已相繼出臺提高城市建筑垃圾排放費的措施。北京市每年產生建筑垃圾約4000萬噸,涉及建筑工程、市政道路、園林綠化和工程拆除等。從今年開始,北京市建筑垃圾清運費調整為6公里以內6元/噸,6公里以外加1元/噸,建筑垃圾處理費調整為30元/噸,對不按要求處理建筑廢棄物的單位將處以1-10萬元的罰款,并用利用衛星加強實時監控。政府對市場管控更嚴也是一種新常態,無疑將促使建筑企業加快生產建造方式轉型步伐。
轉型是企業增強競爭實力的需要。從目前現狀看,鋼結構行業多數企業對新技術、新設備投入、應用不足,特別是一些中小規模的企業,一些生產車間主要依靠人工作業、追求低成本、產品附加值低、作業環境污染重、臟亂差。為加強鋼結構制造水平的提升,今年住建部將實施新的專業承包資質標準的就位工作,鋼結構企業申報專業承包資質,對企業廠房、設備和人員有了明確具體的要求,一些皮包公司、空殼企業將無法進行新資質就位。因此,借助新資質標準的就位和建筑工業化生產方式轉型,鋼結構企業要完善生產要素的構建,融合新型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手段,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實力,這是市場新特點。
鋼結構是建筑業的“工業制造業”,面對新的形勢,是主動迎接轉型、或是被市場倒逼被動適應,企業決策者必須做出的選擇。要看到當前鋼結構產品質量、精度、成本、裝配化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原料消耗、節能水平差距也較大,鋼結構企業必須正視問題,不斷改進提高,才有新市場。
四、在競爭中培育一批企業集團。
工業制造企業的特點,就是技術、資金和設備逐步向集團、骨干企業轉移,通過技術和管理、裝備手段的提升,提高產品質量和加工精度。不論是國企還是民營,也不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要在市場競爭中形成自己優勢、特色,從根本上改變小作坊、低水平,粗制濫造和質量低劣的現狀,做到誠實守信、履約經營,才能在未來市場中不被淘汰出局。
支持大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合理布局。一批大的鋼結構企業已經開始戰略布局,比如中建鋼構、杭蕭鋼構和東南網架、精工鋼構,進行市場布點設廠,形成幾大生產基地,解決鋼結構工程生產建設的地域差異化發展不足的問題,降低成本、增加地方投資,得到地方政府的歡迎。同時,依托大企業的技術和產品優勢,帶動地方鋼結構企業的技術和管理進步,為鋼結構的應用領域擴張服務,鋼結構不僅在城市高層建筑和公共設施項目領域鞏固陣地,更應向鐵路、橋梁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進軍,不斷擴大應用范圍和領域。
幫助企業不斷提高市場抗風險能力。2014年雖然面臨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投資趨緩的嚴峻形勢,鋼結構企業經營成果表明,一些技術管理水平高的企業集團經濟指標不僅沒有下滑,有的還有增長。據協會收集的數據,產值超50億元的鋼結構企業,2014年增加2家;這告訴我們,無論什么時候,人才、技術和管理實力是企業大海行船的“定海神針”。今后,協會將進一步密切與企業的聯系,與會員企業風雨同舟,重點圍繞企業薄弱環節,開展工作,提升管理水平、技術裝備、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發揮大企業技術研發和產品引領作用。一個行業形成一批具有規模和生產實力的企業集團,才能在經濟領域和政策層面擁有話語權,才能帶動中小企業的技術投入,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管理和質量水平的提高,行業組織應擔負起行業技術推廣和服務企業的責任,協助政府主管部門通過政策措施的鼓勵,向一些實力強、管理規范的集團企業傾斜,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建筑鋼結構的發展水平和質量。服務企業加強產業聯盟合作、互補,形成新的市場優勢,產業鏈企業間相互合作與聯合,把同行單純的競爭關系變成競爭合作關系,對鋼結構行業更為重要,相互之間形成保護,抱團發展,維護行業有序發展是一種新趨勢。
培育國際知名鋼結構品牌和企業。打入國際市場,擴大企業的發展空間。在未來國際鋼結構市場的競爭,一定是技術和研發能力水平的競爭,依靠國內大企業成熟技術和可靠質量的產品,完善的誠信體系建設和履約能力,進占國際市場,依托企業競爭優勢,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中展現中國鋼結構企業的風采,爭取更多的機會。
企業興、行業興,科技強、企業強。我們追求的目標,不僅是鋼結構大國,更應成為鋼結構強國。配合國家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提高政府推進治理能力和管理體制現代化的工作,行業組織應該承擔社會治理的職能。新的一年,協會將按照行業管理和服務的職能,加強對鋼結構企業發展數據和真實生產現狀調研收集,建立相應數據庫和產品市場需求信息的數據大平臺,服務于企業;既要擴大鋼結構的應用領域和新生市場,堅持高起點,避免粗放和低水平無序競爭,加強行業自律,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聯系,提高服務水平和效率,為鋼結構行業創造更多的利好機會。
歷史賦予我們鋼結構企業、鋼結構人新的責任、使命。最近,中央領導在不同場合、會議上,多次強調:要像愛護自己眼睛愛護生態壞境,實現天藍、水凈、地綠的美麗中國目標,要求我們堅持把不損害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底線,樹立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的理念。建筑鋼結構行業要為實現這些目標做出最大努力,通過企業生產方式的轉型,實現對資源消耗省、建筑垃圾排放少、在新型城鎮化的推進中發揮更大作用。
講的不對地方,請大家批評。謝謝大家!
"歡迎大家轉摘!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
鋼結構網(www.12604.cn)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