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定格瞬間,汗水成就永恒,日前,隨著海峽項目最后一根鋼梁吊裝到位,凝聚了海峽鋼構人汗水與夢想的廈門海峽交流中心鋼結構工程喜封金頂。358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21名骨干才俊的辛勤付出,鋼構人在海峽西岸筑起了中國建筑的又一座豐碑。兩天一個結構層的新廈門速度完美的闡釋了屬于鋼構人自己的極限,整整提前100天封頂也兌現了最初對業主錚錚鐵骨的誓言。項目封頂,好評如潮,工程建設、設計、監理、總包及鋼結構承建單位無不交口稱贊,海峽交流中心項目在建筑行業再一次樹立起中建鋼構的品牌大旗。
廈門海峽交流中心二期工程1#樓位于福建省廈門市本島東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北片區。整體結構地下三層,地上四十九層,檐口高度212.5m,總建筑面積為108154m2,該工程主體采用“鋼管混凝土鋼框架-現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鋼管柱間、鋼管柱與內側剪力墻間采用工字鋼梁連接,為提高結構抗側能力,在32層設置伸臂桁架。整座大樓設計新穎,造型優美,建筑主要功能為商業及辦公用房,地下為停車設備用房。整個工程施工順利進行,從人員進場到鋼結構安裝封頂,項目人員積極主動、攻堅克難、嚴抓質量、安全生產,確保項目高質量提前完工。
穩扎穩打筑根基
2010年4月初,海峽交流中心二期工程1#樓項目部正式組建進場,各部門管理人員迅速到位。所謂萬事開頭難,此時的“鷺島”正逢陰雨時節,施工現場泥濘不堪,給項目部的各項準備工作帶來不小的困難,項目部成員迎難而上,每人發放雨鞋、雨衣。通過大家每人的努力,終于用最短的時間就完成了項目部前期各項材料、物資、設備的進場準備工作,為后來工程有序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有力保障。
塔吊安全運行與否事關整個項目的安全生產,如何安全穩妥的安裝好塔吊以及確保塔吊今后運行的正常成為擺在項目部管理人員面前的難題。項目最重要的設備就是S450和K50兩臺塔吊,在塔吊安裝時,項目嚴格按照《塔吊安拆方案》開展相關工作,并且所有管理人員旁站監督保證塔吊安裝安全進行。針對廈門臨海多風的天氣,塔吊管理人員總結經驗,采取加固措施以保障塔吊在極端天氣下的安全。
此外,構件制作的質量和進度將直接影響現場施工進度。為了減少后期施工過程出現構件制作相關問題,項目首先組織技術部、生產部人員對圖紙進行多次會審,嚴查細究,就存在的問題逐一與設計院、制作廠溝通解決。根據業主、總包確定工期及時制定構件進場計劃并要求制作廠提供詳細構件制作計劃,并派遣駐廠人員,專門對構件制作及質量情況等進行直接的溝通協調,使得現場和廠方溝通迅速,出現問題及時解決,施工效率大幅提升,保證了工程提前完工得以實現。
最終,項目部克服了前期由于地下室樁基移交滯后造成的工期的影響,按照業主要求,于9月30日順利完成地下室封頂,得到了業主、總包的和監理的一致好評,不僅順利的完成節點工期,更為工程后續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科學管理鑄精品
廈門海峽交流中心二期工程1#樓是廈門市政府工程,項目開工前,就制定了確保“金剛獎”,爭創“魯班獎”的目標,這就對施工質量要求極高。從人員進場開始,項目部就明確要求,科學管理,嚴把質量關,貫徹落實中國建筑“品質重于泰山”的理念,將廈門海峽打造成百年項目工程。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在施工過程中,項目各部門人員嚴格按照規范標準進行構件驗收、測量校正、焊接復測工作,狠抓質量過程控制。本工程中的伸臂桁架對安裝精度和焊接質量要求都很高,主要集中在高空原位安裝精度控制、高空全位置焊接質量及穿插施工協調。為此,項目部在伸臂桁架施工前期,結合現場工況仔細研究深化設計合理設置吊點減少分段以減少現場高空焊接量,另桁架上弦抓式節點為8向牛腿,與腹桿連接精度控制難,深化設計中將腹桿接頭處設置成活頭并設計可調封閉式內襯板。安裝時,在桁架層下設置調節段勁性柱,對結構標高及垂直度進行校核,確保伸臂桁架安裝精度,并于轉角處勁性柱進行預偏以消除焊縫收縮不利影響。吊裝后嚴格按照編制的專項測量校正方案進行校正定位。
在隨后的焊接工作中,根據構件節面特性確定焊接順序并召開專門的焊接施工交底,對工人就焊接參數、難點等進行逐一交底,讓每個作業人員都熟知作業特點。正式焊接前進行焊接工藝評定、焊工考試,焊接過程中做好防風防雨措施并采用測溫儀嚴格把控層間溫度以保證焊接質量,焊后經自檢、二方UT檢測和三方UT檢測嚴格檢查焊縫質量……
最終,經過項目部科學管理,精心組織,嚴格實施,伸臂桁架不僅質量得以保證,工期還提前完成,為項目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安全生產重落實
在安全生產工作上既要做到求真務實,又得結合廈門實際情況推陳出新,這對于項目管理人員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在項目前期,項目部總結經驗、積極創新,成功實施標準化裝配式操作平臺、安全通道,為分公司的標準化積累經驗。此外,項目嚴格按照國家及公司有關規定,編制各項安全方案,堅持每周一安全例會、每周四生產例會、每周五安全檢查,每月2~3次塔吊專項檢查、吊索具專項檢查。此外,項目還制定詳細培訓計劃,每月定期舉行農民工夜校,提高農民工作業素質,打造了一支重安全、保生產的優秀施工隊伍。
海峽項目臨近海濱,海風多、風速大,陣風常超過6級。項目部為確保塔吊使用安全,特采購測風儀一臺,進行風速測定,及時叫停塔吊作業。面對沿海地區夏秋季節臺風頻發的問題,項目也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抗擊臺風“凡亞比”和“鯰魚”工作中,項目部專人負責關注中央氣象臺和福建省臺風預警系統,及時跟蹤臺風動向。臺風來臨前,項目部組織人員進行臺風前專項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現場采取措施整改。針對塔吊,項目部專門采購鋼絲繩,全體管理人員與工人一起搶在臺風來臨前進行拉設纜風進行固定。此外,還及時組織人員緊急撤離,整個撤離過程井然有序。項目開工至今,從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很好的保證了項目的施工生產順利進行。
文化建設樹品牌
一個標桿性的項目,只抓施工生產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做到以人為本,在保證施工生產順利進行的基礎上,努力為員工打造恬靜和諧的心靈港灣。海峽項目深知這一點,一直堅持施工管理與黨建、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在施工的戰線上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首先,扎實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強化“敢為天下先”的意識。積極參加三號聯創、勞動競賽活動,開展黨員干部職工理論學習,發放教育讀本;簽訂《黨員廉政從業承諾書》6份,并在司務公開欄公示;加強項目班子建設,開好項目班子例會,注重提高班子成員綜合素質和發揮整體合力。同時注重發揮班子成員先鋒示范作用,在抗擊臺風“凡亞比”和“鯰魚”工作中,項目班子成員分工協作,沖鋒在前,有效組織臺風防治,保證了臺風中無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其次,不斷提升項目文化品質,形成統一的團隊文化氛圍。海峽項目率先提出了富有特色的項目文化:激情、和諧、責任、擔當。在“硬件”上,項目開工之初,即嚴格按照中建總公司CI標準策劃項目CI布局,精心籌劃、精心組織,項目面貌煥然一新,同時,認真做好CI日常維護工作,始終保持項目的良好風貌,既為項目人員創造了一個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又以項目為“窗口”大大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在“軟件”上,積極開展各種豐富職工文化娛樂的活動,活躍職工業余文化生活。項目部開辟了文化角,根據實際情況購買了工程、管理、勵志、休閑等多種多樣的圖書,并訂閱了《海峽導報》等地方報刊雜志。項目更是注重員工的身體素質,購買了羽毛球、象棋、跳棋等文體用品,組織員工參加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公司足球、羽毛球賽,豐富了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從而激發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使企業社會品牌得到極大提升。
最后,加強項目團隊人才建設,為企業培養更多骨干才俊。海峽項目是一個年輕的團隊,項目老中青結合,以年輕人員為主,人員平均年齡才30來歲。海峽項目的總工薛飛飛26歲,商務經理梅南25歲,安全負責人劉磊25歲,就連項目經理馮長勝也是一名八零后。雖然年輕,但是他們表現出了良好的工作作風和堅強的斗志,充分展示了鋼構人勇于創新、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鐵人精神,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中建鋼構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兼做鋼結構。”面對項目青工多的情況,海峽項目特別注重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新員工的培養。一方面,項目充分利用施工間隙,開辦項目培訓對他們進行技術和業務強化培訓項目。另一方面,項目深入開展“導師帶徒”活動,組成師徒對子,實行定期考核制。新員工每天記錄施工日記和成長日志,由師傅指導。項目經理馮長勝更是每個星期都抽時間與新員工開座談會,給予他們業務上指導和思想上引導,幫助其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目前,項目青年不但在海峽項目獨擋一面,而且還為公司多個崗位儲備了出色的人才,海峽項目儼然已經成為企業的“人才培養基地”。
憑借謙虛務實、銳意進取的態度,項目部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全體施工人員保安全、抓質量、促生產,戰臺風、斗酷暑、搶工期,在各個戰線上全面開花。2010年9月30日,地下室結構封頂;2010年12月31日,地上十層結構施工完成;2011年7月22日,順利完成鋼結構封頂。回顧整個項目的歷程,感慨頗多。不論是整整提前100天封頂,還是兩天一個結構層的新“廈門速度”,都是與項目部團結合作、攻堅克難分不開的。
工程施工暫時告一段落,而一年來海峽項目鍛造的團隊卻將在海西乃至全國繼續著奮斗與光榮的征程,中建鋼構的品牌大旗也將再度飄揚在祖國各地。(中建鋼構 楊勇 涂潔寧 肖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