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司的規劃,到2015年,防城港基地的鋼材深加工能力將達到40萬-45萬噸,占一冶鋼結構產能的70%-75%的份額。”8月17日,中一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一重工)辦公室主任安進川告訴記者。
中一重工由中國第一冶金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一冶)和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部灣港務集團)共同出資組建,注冊資本金2億元人民幣,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項目設計年鋼材深加工能力30萬噸,并于2008年12月正式動工,目前為西南地區最大的加工制造企業。
“我們是去年年底才開始投入生產,上半年完成2萬噸鋼結構,但還是遠遠不能完成我們的訂單要求。”安進川解釋,中一重工一期產能為12萬噸,將于明年底、后年初得到完全釋放。
一冶隸屬于世界500強的中冶集團,2008年鋼結構產量占全國的1/5。
安進川坦言,一冶在防城港建設基地,有立足大西南的綜合考量,既有看高廣西北部灣建設的前景,也有為武鋼千萬噸級鋼鐵基地配套的考慮,“武鋼防城港基地的鋼結構工程大部分將由我們承建”,同時武鋼生產的鋼材精品又可成為中一重工的上游原料。
“未來這個基地還是想立足于港口物流,產業相當一部分要往外走。”安進川說,面向東南亞是該基地的另一戰略定位,2007年、2008年,一冶鋼構武漢基地國外產品就做了接近11萬噸,涉及有7個國家,“現在新基地放在防城港這兒,另一個主要目的還是為了便于出口”。
根據一冶鋼構的“十二五”規劃,其未來將主攻三大主業:鋼結構設計、制造、安裝及相關服務業務,產值將占總收入的85%;以冷軋帶鋼以及其他鋼材深加工產品為主的鋼材加工業務,將占總收入12.5%,產值達到5億元;以汽車零部件以及精沖機械產品為主的加工業務,目標為產值過億元。
中冶集團黨委常委黃丹對于一冶防城港鋼構基地予以高度評價。“不僅是一冶加快主業轉移、轉變基地生產方式的具體體現,也是適應國家建設防城港鋼鐵基地和北部灣經濟區發展需要。”黃丹說,建設該基地將為一冶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企業發展后勁打下堅實基礎,也將推動中冶集團基礎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