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壽短意味著什么
作者:鋼結構網
時間:2010-04-14 20:19:59 [收藏]
中國建筑平均壽命只有30年,如此短壽的建筑,究竟意味著什么呢?
關鍵詞:中國 壽短
在3月底于北京召開的第六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上,中國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每年20億平方米的新建面積,相當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鋼材,但只能持續25-30年。政府正號召房地產開發企業提高建筑質量,將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壽命延長至100年。
中國建筑平均壽命只有30年,如此短壽的建筑,究竟意味著什么呢?
首先,意味著中國建筑質量令人堪憂。正如住建部一位司長所說,政府的盲目拆遷和國內房屋自身的建筑質量問題,一直是中國建筑業面臨的一個難題。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房地產業的異軍突起,許多地方的大開發、大建設一直是熱火朝天。許多城市甚至是一些鄉鎮,就像是個不見完工的大工地,經年累月地大肆拆遷,不斷地鋪開建設攤子。但由于規劃、資金、施工、監管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建筑隱患也伴隨而來。像“樓歪歪”、“樓脆脆”、“橋糊糊”等問題建筑的出現,不能不使人對中國建筑質量憂心重重。
其次,意味著國人住房安全難有保障。想想中國建筑平均壽命才30年,假如一個人能活90多歲,他在一生中就得換三次房。面對當前房價居高不下的形勢,許多人一輩子買一套房都顯得力不從心,要換三次房簡直是天方夜譚。買不起房是許多中國人的一塊心病,而買得起房的那些人也為房子的質量問題提心吊膽。新聞媒體時有報道,那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買到一套房子的人,在搬進裝修后的新房不久,就遇到了墻壁裂痕、墻皮脫落、樓板漏水等問題,與有關部門交涉也是費盡口舌沒有下文。如果我們連一個讓人安居的住房都建不好,那還能建設好和諧社會嗎?
第三,意味著我們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如果按照中國建筑平均壽命30年計算,差不多每隔30年左右的時間,就要進行大拆大建,一方面是推倒短命的建筑,另一方面是再建短壽的建筑。如此生生不息地折騰,無疑會帶來建筑市場表面的繁榮興旺。但與此同時,推倒舊建筑所產生的建筑垃圾,不可避免地會給中國環境保護造成巨大壓力。目前,中國建筑垃圾的數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而短壽建筑則每年產生億萬噸的建筑垃圾。如此多的建筑垃圾包圍著我們,實在是一個可怕的環境惡夢。
在1997年,一份來自英國的函件郵到武漢市鄱陽街的景明大樓。這是這幢大樓當年的設計事務所的來函內容:景明大樓為1917年設計,設計年限為80年,現已到期,如再使用為超期服役,敬請業主注意。無獨有偶,10年后的2007年底,上海市政工程局也收到了英國霍華思·厄斯金公司的來信,告知外白渡橋的“橋梁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現已到期,請對該橋注意維修”,并“建議檢修水下的木樁基礎混凝土橋臺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橋墩”。這兩份來信,值得中國建筑業的規劃者、建設者以及主管者認真拜讀學習,或許能從中探究到英國建筑平均壽命達132年的秘訣。
雖然80多年時光流逝,但仍有老外為在中國的那些舊建筑操心,為它們恪守著一份責任、一份承諾。與老外相比,國內那些不到30年、不到8年甚至不到8個月的短命建筑的規劃設計者、建設者可真是無地自容了。認真學習國外建筑方面的先進經驗,肯定會促進中國建筑的健康長壽。
"歡迎大家轉摘!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
鋼結構網(www.12604.cn)謝謝合作!"